oracle之data guard(2)——物理standby和primary切换

一、primary库上操作
1、查看primary库转换状态
select switchover_status from v$database
如果是TO STANDBY可以直接进入步骤3
如果是SESSIONS ACTIVE进入步骤2
2、强制把primary设置为standby模式
ALTER DATABASE COMMIT TO SWITCHOVER TO PHYSICAL STANDBY WITH SESSION SHUTDOWN;
如果更加强制性,则使用
ALTER DATABASE COMMIT TO SWITCHOVER TO PHYSICAL STANDBY WITH SESSION SHUTDOWN NOWAIT;
3、正常方式进入standby模式
ALTER DATABASE COMMIT TO SWITCHOVER TO PHYSICAL STANDBY;
4、重启数据库,置于mount状态
5、再次查看witchover_status状态
如果为TO PRIMARY ,表示primary切换成standby成功,如果不是请查看配置文件
二、在原standb库上配置
1、查看witchover_status状态
select switchover_status from v$database
如果是TO PRIMARY正常
如果是SESSIONS ACTIVE在2的命令后面加上 WITH SESSION SHUTDOWN ( nowait)
2、standby库切换为primary库
alter database commit to switchover to primary;
3、关闭再打开数据库
shutdown immediate;
startup;
三、测试
在现在的primary库上切换日志,在standby上查看
主库: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select name from v$archived_log;
备份库: select name from v$archived_log;
如果两者结果一致,表示切换成功
四、从MAXIMUM PERFORMANCE到MAXIMUM PROTECTION的切换
1、添加standby redo
数量:(maximum number of logfiles for each thread + 1) * maximum number of threads
alter database add standby logfile thread 1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orcl\redo04.log’ size 50m;
note:和redo log等大,数量每个thread比redo log多一个,最好standby和primary都添加,因为要转换
2、关闭数据库,置于mount状态
log_archive_dest_2修改为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_2=’service=orcl lgwr sync affirm valid_for=(online_logfiles,primary_role) db_unique_name=orcl’;
主要是: lgwr sync affirm
3、设置为maximize protection
alter database set standby database to maximize protection;
4、open数据库并测试
测试 主要是通过v$archived_log视图实现
使用select protection_mode from v$database;查看数据库保护状态
五、MAXIMUM PROTECTION模式下primary、standby 库的相互切换
1、在primary库上配置
1)关闭除本操作连接外的所有数据库连接
2)alter database commit to switchover to physical standby;
3)select t.PROTECTION_MODE,t.DATABASE_ROLE from v$database t;

如上图表示成功
2、在standby上操作
1)alter database commit to switchover to physical standby;
2)ALTER DATABASE COMMIT TO SWITCHOVER TO PRIMARY;
3)shutdown immedate;startup mount;
4)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_2=’service=xff lgwr sync affirm valid_for=(online_logfiles,primary_role) db_unique_name=xff’;(修改为同步传输)
5)alter database open;

如上图表示成功

oracle之data guard(1)——物理standby建立

一、primary数据库配置及相关操作
1、数据库启动强制归档模式
alter database force logging;
2、确保数据库是archivelog模式

--archive log list查看是否已经归档
--如果不是使用下面语句进行设置
SHUTDOWN IMMEDIATE;
STARTUP MOUNT;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ALTER DATABASE OPEN;

3、创建standby 数据库控制文件
alter database create standby controlfile as ‘c:\orcl.ctl’;
4、修改初始化参数文件,并重新创建spfile

*.db_name='orcl'
db_unique_name='orcl'
log_archive_config='dg_config=(orcl,xff)'
*.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C:\archive\orcl\ valid_for=(all_logfiles,all_roles) db_unique_name=orcl'
*.log_archive_dest_2='service=xff lgwr async valid_for=(online_logfiles,primary_role) db_unique_name=xff'
*.log_archive_dest_state_1=enable
*.log_archive_dest_state_2=enable
fal_server=xff
fal_client=orcl
db_file_name_convert='c:\xff\data\','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orcl'
log_file_name_convert='c:\xff\data\','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orcl'
standby_file_management=auto

5、配置listener 及net service names(我建议使用net manager)
最好 执行lsnrctl stop lsnrctl start重新启动监听程序
6、关闭数据库并备份。
二、Standby数据库配置及相关操作
1、创建进程和密码文件(注意密码要和primary中的sys的密码一致)
oradim -new -sid xff -intpwd oracle(密码为oracle)(当然也可以把primar中的密码文件改名拷贝过来)
2、创建文件夹,并拷贝备份的归档文件和数据库文件
3、修改初始化参数文件(使用刚刚修改的primary中的参数文件进行修改)

*.control_files='c:\xff\data\xff.ctl'
*.db_name='orcl'
db_unique_name='xff'
log_archive_config='dg_config=(orcl,xff)'
*.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C:\archive\xff\ valid_for=(all_logfiles,all_roles) db_unique_name=xff'
*.log_archive_dest_2='service=orcl lgwr async valid_for=(online_logfiles,primary_role) db_unique_name=orcl'
*.log_archive_dest_state_1=enable
*.log_archive_dest_state_2=enable
fal_server=orcl
fal_client=xff
db_file_name_convert='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orcl','c:\xff\data\'
log_file_name_convert='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orcl','c:\xff\data\'
standby_file_management=auto
--注意修改一些dump文件路径

4、启动数据库到mount状态
startup mount;
5、启动redo 应用
alter database recover managed standby database disconnect from session;(redo apply)
ALTER DATABASE RECOVER MANAGED STANDBY DATABASE USING CURRENT LOGFILE;(real-time apply)
三、检查配置结果
1、首先连接到primary 数据库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
select name from v$archived_log;
2、连接到standby数据库
select name from v$archived_log;
如果和primary一致,再重复1、2操作,并且还是保持一致,说明配置成功
3、暂停redo应用
ALTER DATABASE RECOVER MANAGED STANDBY DATABASE CANCEL;
4、执行read only状态
执行3只是暂时redo 应用,并不是停止Standby 数据库,standby 仍会保持接收只不过不会再应用
接收到的归档,直到你再次启动redo 应用为。
在暂停redo应用的状态中可以把数据库至于read only状态用于查询
alter database open read only;(在11g中没有这个限制)
5、解决redo 不能被读取或者不能正常open
把standby数据库至于mount状态,执行
recover standby database until cancel;
选择cancel
再alter database open确保数据库中的所有文件scn号一致
然后添加临时文件
alter tablespace temp add tempfile ‘c:\xff\data\tm.dbf’ size 5m reuse;
确保数据库可以进行一般正常的操作
虚拟机中的pfile配置文件

oracle数据库复制

oracle数据库复制就是对当前的库进行拷贝(使用拷贝库用于测试、还原操作等)
1、本实验规划
使用的是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上做的拷贝试验
原数据库oracle_sid=orcl,准备新建数据库oracle_sid=xff,新建的数据库的文件放置符合ofm标准,也就是说,数据文件、控制文件、联机归档日志文件放置oradata/xff下面,一些日志记录文件放置在admin/xff下
2、用户管理方式复制数据库:
1)新建相关文件夹mkdir(省略)
2)准备xff的pfile文件
在orcl数据库中执行create pfile=’c:\orclpfile.txt’ from spfile;
修改orclpfile.txt文件,使用替换法,把所有的orcl替换成xff(替换的时候大致看下哦)
3)准备xff的控制文件
在orcl数据库中执行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 to trace as ‘c:\b.txt’;
选择Set #2. RESETLOGS case部分,除掉其中的注释,把reuse修改为set处理后的大概结果如下:

CREATE CONTROLFILE set DATABASE "XFF" RESETLOGS  ARCHIVELOG
    MAXLOGFILES 16
    MAXLOGMEMBERS 3
    MAXDATAFILES 100
    MAXINSTANCES 8
    MAXLOGHISTORY 292
LOGFILE
  GROUP 1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REDO01.LOG'  SIZE 50M,
  GROUP 2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REDO02.LOG'  SIZE 50M,
  GROUP 3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REDO03.LOG'  SIZE 50M
DATAFILE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SYSTEM01.DBF',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UNDOTBS01.DBF',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SYSAUX01.DBF',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USERS01.DBF',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XFF01.DBF'
CHARACTER SET AL32UTF8
;

4)alter database begin backup;
开始把orcl中的数据库文件,复制到xff的文件夹中
alter database end backup;
5)在dos下执行oradim -new -sid xff -intpwd oracle(建立oracle_sid=xff,并创建用户名为sys,密码为oracle的秘密文件)(删除oradim -DELETE -SID xff )
6)在dos下执行set oracle_sid=xff,因为没有配置tns的相信,手工设置oracle_sid
7)sqlplus sys/oracle as sysdba;连接到xff数据库
8)使用startup pfile=’c:\orclpfile.txt’ nomount 把xff数据库至于nomount状态
9)使用刚刚(3)中准备的创建控制文件的脚步,创建控制文件
10)使用在xff的sqlplus 环境下使用set logsource ‘path’指定归档日志位置(path为归档日志路径),
然后使用recover database using backup controlfile until cancel;
按照提示看看对应的文件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查找下硬盘上是否有该文件,如果都不存在,尝试着使用联机日志文件恢复
11)使用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s 打开数据库
12)建立临时文件
ALTER TABLESPACE TEMP ADD TEMPFILE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TEMP01.DBF’
SIZE 20971520 REUSE AUTOEXTEND ON NEXT 655360 MAXSIZE 32767M
13)配置listener和tns,数据库复制工作完成
3、rman复制数据库
1)备份数据库rman
backup database include current controlfile plus archivelog format=’c:\%U.bak’;
2)创建spfile文件
create spfile=’%oracle_home%\database\spfilexff.ora’ from pfile=’c:\b.txt’;
3)登录xff把数据库设置到nomount模式
4)

run{
set newname for datafile 1 to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SYSTEM01.DBF';
set newname for datafile 2 to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undotbs01.DBF';
set newname for datafile 3 to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sysaux01.DBF';
set newname for datafile 4 to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users01.DBF';
set newname for datafile 5 to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xff01.DBF';
set newname for tempfile 1 to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TE.DBF';
duplicate target database to xff logfile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redo01.log' size 10m,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redo02.log' size 10m,
'C:\ORACLE\PRODUCT\10.2.0\ORADATA\XFF\redo03.log' size 10m;
}
--note:1、需要加上temp表空间的转换,不然会报错
--2、在运行run之前,要确保在xff中的除本rman之外的所有用户均以退出

其他与用户复制oracle操作一致。和用户操作比起来,这个不用手工创建控制文件,只要创建spfile或者pfile(注意默认路径和名称)就可以了,其他的均有rman帮我们搞定

linux下配置php+mysql

准备工作:更新源设置为中国的源,下载速度会快点,非必须项

cd /etc/yum.repos.d/
mv CentOS-Base.repo CentOS-Base.repo.bak
wget http://centos.ustc.edu.cn/CentOS-Base.repo.5
 mv CentOS-Base.repo.5 CentOS-Base.repo
--更新系统
yum -y update

1、安装Apahce, PHP, Mysql, 以及php连接mysql库组件
yum -y install httpd php mysql mysql-server php-mysq
2、安装mysql扩展
yum -y install mysql-connector-odbc mysql-devel libdbi-dbd-mysql
3、安装php的扩展
yum -y install php-gd php-xml php-mbstring php-ldap php-pear php-xmlrpc
4、安装apache扩展
yum -y install httpd-manual mod_ssl mod_perl mod_auth_mysql
如果一次性安装请使用
yum -y install httpd php mysql mysql-server php-mysql httpd-manual mod_ssl mod_perl mod_auth_mysql php-mcrypt php-gd php-xml php-mbstring php-ldap php-pear php-xmlrpc mysql-connector-odbc mysql-devel libdbi-dbd-mysql
5、开启相关服务
/sbin/service mysqld start
/sbin/service httpd start
然后运行mysql,按照提示完成mysql初始化(后期的mysql配置也要考虑)
6、设置httpd和mysqld为开机启动状态
/sbin/chkconfig httpd on [设置apache为自启动]
/sbin/chkconfig –-add mysqld [mysql服务]–先使用chkconfig –list查看在列表中不,如果不在运行chkconfig –add 添加
/sbin/chkconfig mysqld on [mysqld服务]
7、安装ZendOptimizer3.3.9
到官网下载linux版的ZendOptimizer,然后使用tar -xzvf zendoptimizer的文件名
然后拷贝在其目录data下与php对应版本的ZendOptimizer.so到/usr/lib/httpd/modules/中
然后在/etc/php.ini的文件的末尾加上
[zend]
zend_optimizer.optimization_level=15
zend_extension=/usr/lib/httpd/modules/ZendOptimizer.so
然后执行service httpd restart,配置完成

达梦数据库初试

1、在安全登录处建立用户

2、在对应数据库的用户处建立用户,登录名选择刚刚新建的登录名

对象权限、系统权限管理上设置的图形化操作比较舒适,角色管理业比较人性化,很适合windows用户习惯
3、文件系统

从上图可以看到其中的xifenfei这个数据库的控制文件(.ctl)、数据文件(.dbf)、回滚文件(.rol)和剩下的重做日志文件和oracle的文件体系很像。
感言:初次接触达梦数据库,感觉是mssql和oracle的一个整合,在文件结构上和oracle有几分相似,在用户管理上和ms sql很相似,在进程/线程管理上对oracle进行了简化,在内存管理上没有oracle那样强大的可控性。在数据库整体上来说,和mssql更相似一点,都是采用一个数据库软件,多个数据库的管理模式,而不是oracle采用schema的模式(用户为基准)

linux压缩与解压

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主选项必须,辅选项可选)
主选项: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
r 把要存档的文件追加到档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户已经作好备份文件,又发现还有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忘记备份了,这时可以使用该选项,将忘记的目录或文件追加到备份文件中。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就是说,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备份文件,如果在备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则把它追加到备份文件的最后。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
辅助选项:
b 该选项是为磁带机设定的。其后跟一数字,用来说明区块的大小,系统预设值为20(20*512 bytes)。
f 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这个选项通常是必选的。
k 保存已经存在的文件。例如我们把某个文件还原,在还原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会进行覆盖。
m 在还原文件时,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时间设定为现在。
M 创建多卷的档案文件,以便在几个磁盘中存放。
v 详细报告tar处理的文件信息。如无此选项,tar不报告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确认。
z 用gzip来压缩/解压缩文件,加上该选项后可以将档案文件进行压缩,但还原时也一定要使用该选项进行解压缩。
例如:
$ tar cvf usr.tar /home –把home目录中的所有文件打包成usr.tar文件(包括文件夹一起被压缩)
$ tar czvf usr.tar.gz /home –把home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压缩成usr.tar.gz文件
$ tar tvf usr.tar | more –查看usr.tar 中的文件信息
$ tar xvf usr.tar –解压usr.tar文件到当前文件夹中
tar xzvf ../feifei.tar.gz –解压feifei.tar.gz到当前文件夹
gzip [选项] 压缩(解压缩)的文件名
各选项的含义:
-c 将输出写到标准输出上,并保留原有文件。
-d 将压缩文件解压。
-l 对每个压缩文件,显示下列字段:
压缩文件的大小
未压缩文件的大小
压缩比
未压缩文件的名字
-r 递归式地查找指定目录并压缩其中的所有文件或者是解压缩。
-t 测试,检查压缩文件是否完整。
-v 对每一个压缩和解压的文件,显示文件名和压缩比。
-num 用指定的数字num调整压缩的速度,-1或–fast表示最快压缩方法(低压缩比),-9或–best表示最慢压缩方法(高压缩比)。系统缺省值为6。
例如:
$ gzip * 压缩该目录下的每个文件(文件被替换)
$ gzip -dv * 每个压缩被文件解压,并列出详细的信息。 (文件被替换)
$ gzip -l * 详细显示该目录每个压缩的文件的信息,并不解压。
$ gzip usr.tar 压缩tar命令打包的.tar文件生成.tar.gz
unzip [选项] 压缩文件名.zip
各选项的含义分别为:
-x 文件列表 解压缩文件,但不包括指定的file文件。
-v 查看压缩文件目录,但不解压。
-t 测试文件有无损坏,但不解压。
-d 目录 把压缩文件解到指定目录下。
-z 只显示压缩文件的注解。
-n 不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
-o 覆盖已存在的文件且不要求用户确认。
-j 不重建文档的目录结构,把所有文件解压到同一目录下。
例如:
$ unzip text.zip 将压缩文件text.zip在当前目录下解压缩
$ unzip -n text.zip -d /tmp 将text.zip解压到/tmp下
$ unzip -v text.zip 查看压缩文件目录,但不解压。
zip [参数] [打包后的文件名] [打包的目录路径]
-a 将文件转成ASCII模式
-F 尝试修复损坏的压缩文件
-h 显示帮助界面
-m 将文件压缩之后,删除源文件
-n 特定字符串 不压缩具有特定字尾字符串的文件
-o 将压缩文件内的所有文件的最新变动时间设为压缩时候的时间
-q 安静模式,在压缩的时候不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r 将指定的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以及文件一起处理
-S 包含系统文件和隐含文件(S是大写)
-t 日期 把压缩文件的最后修改日期设为指定的日期,日期格式为mmddyyyy
例如:
zip –q –r html.zip /home/Blinux/html
将/home/Blinux/html/ 这个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打包为当前目录下的html.zip

linux常用命令

1、关机重启命令
poweroff
shutdown -h now
shutdown -h 10
shutdown -h 20:23
shutdown -r now
reboot
2、文件相关命令
mkdir -p soft/rpm/ 表示如果父目录不存在,一起创建
rmdir abc/ 删除文件夹abc
rmdir -p abc/dd/cc/ 要求所有文件夹均为空
rm -rf abc/soft/ 无提示删除目录和文件
cp ab.txt c/拷贝到c目录中
cat abc.txt显示文件内容
cat abc.txt > a.txt 把abc.txt中的内容输入到a.txt中
cat abc.txt >>a.txt 把abc.txt中的内容添加到到a.txt尾部
more filename直接查看文件(空格翻页,回车下一行,q跳出)
less filename可以比起more多了上下键进行翻的功能(只有在less时可以用,在| less 时和more一样)
head -10 start.txt 显示前面10行
tail -10 start.txt 显示最后10行
tail +10 start.txt 显示从第十行到结束
find / -name httpd.conf 在根目录下查找 httpd.conf文件(可以使用匹配符)
grep EXT3 start.log 匹配start.log 中含有EXT3的行
touch abc 如果存在abc文件就修改为系统时间,不存在就创建并修改为系统时间
touch -d 20020202 abc.txt 改特定文件到特定时间
touch * 修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系统时间
stat abc.txt 列出文件的详细时间
mount /dev/cdrom /mnt/ 挂载光盘
ln -s /var/www/ www 软链接(感觉相当于快捷方式)
ln abc.txt b.txt 硬链接 两个修改同时修改,删除其中一个,另一个还存在
3、服务相关
chkconfig –list 服务列表,可以在后面添加具体服务
chkconfig –list (sendmail) 启动服务列表
chkconfig –add 添加服务
chkconfig –del 删除服务
chkconfig sendmail on开机自动启动服务
chkconfig sendmail off 开机不启动邮件服务
service sendmail stop关闭邮件服务
service sendmail start开启邮件服务
ifdown eth0 关闭网络
ifup eth0 启动网络
4、用户和组管理
useradd abc 添加用户abc adduser也行
passwd abc 设置abc的秘密
usermod -L abc 禁用abc用户名
usermod -U abc 启用abc用户名
passwd -l abc 禁用abc密码
passwd -u abc 禁用abc密码
userdel -r abc 删除用户及其宿主目录
groupadd -g 999 group2 创建一个组group2 GID为999
groupdel group2 删除group2组
groupmod -n group22 group2 将group2 改为group22组
useradd -g group2 abc 添加用户abc并设置到group22组
5、组、用户、权限管理
chown [-R] 用户名 文件|目录
chgrp [-R] 组群名 文件|目录
chmod [-R] 模式 文件
u,g 或 o,a,分别代表用户、组群和其它用户、所有用户
+ 或 – 代表授予或拒绝
r, w 或 x 分别代、写入、和执行
第一个数字代表所属用户的权限
第二个数字代表组群权限
第三个数字代表其它用户的权限
[root@xifenfei etc]# groupadd -g 512 group2
[root@xifenfei etc]# useradd -g group2 abc
[root@xifenfei etc]# id abc
uid=502(abc) gid=512(group2) groups=512(group2)
[root@xifenfei etc]# cd /tmp
[root@xifenfei tmp]# mkdir group
[root@xifenfei tmp]# ll |grep group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09-07 23:11 group
[root@xifenfei tmp]# chown -R abc group
[root@xifenfei tmp]# ll |grep group
drwxr-xr-x 2 abc root 4096 09-07 23:11 group
[root@xifenfei tmp]# chgrp -R group2 group
[root@xifenfei tmp]# ll |grep group
drwxr-xr-x 2 abc group2 4096 09-07 23:11 group
[root@xifenfei tmp]# chown -R chf:root group –(chown :root gconfd-chf/–只修改组 chown root gconfd-chf/只修改组)
[root@xifenfei tmp]# ll |grep group
drwxr-xr-x 2 chf root 4096 09-07 23:11 group
[root@xifenfei tmp]# chomd -R 777 group
-bash: chomd: command not found
[root@xifenfei tmp]# chmod -R 777 group
[root@xifenfei tmp]# ll |grep group
drwxrwxrwx 2 chf root 4096 09-07 23:11 group
[root@xifenfei tmp]# chmod ug+w,o-w group
[root@xifenfei tmp]# ll |grep group
d-w–w—- 2 chf root 4096 09-07 23:11 group
unmask–减去权限(在创建文件时)
[root@xifenfei tmp]# umask -S
u=rwx,g=rx,o=rx
[root@xifenfei tmp]# umask
0022
[root@xifenfei tmp]# umask 003
[root@xifenfei tmp]# umask -S
u=rwx,g=rwx,o=r
[root@xifenfei tmp]# mkdir a
[root@xifenfei tmp]# ll
drwxrwxr– 2 root root 4096 09-08 23:52 a
6、进程管理
ps – ef
ps -aux
kill -9 spid
killall spname
7、使用setup进入文本交互式配置
空格表示选中或者取消
tab表示跳转
enter表示确定选中项
ntsysv直接进入服务设置文本模式

vi使用说明

1、进入vi
vi FileName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FileName发生系统崩溃后,恢复FileName.
vi File1 … Filen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对之进行编辑.
2、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 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nG 光标移至第n行首.
n+ 光标下移n行.
n- 光标上移n行.
n$ 光标移至第n行尾.
H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M 光标移至屏幕中间行.
L 光标移至屏幕最后行.
0 光标移至当前行首.
$ 光标移至当前行尾.
3、插入文本
i 在光标前插入.
I 在当前行首插入.
a 在光标后插入.
A 在当前行尾插入.
o 在当前行之下一新行插入.
O 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插入.
4、删除命令
ndw或ndW 删除光标处开始及其后的n-1个字符.
d0 删至行首.
d$ 删至行尾.
ndd 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x或X 删除一个字符.
Ctrl+u 删除输入方式下所输入的文本.
5、搜索及替换命令
/Pattern 从光标处开始向文件尾搜索Pattern.
Pattern 从光标处开始向文件首搜索Pattern.
n 在同一方向重复上次的搜索命令.
N 在反方向重复上次的搜索命令.
:S/P1/P2/g 将当前行所有P1均用P2替换.
:n1,n2 s/P1/P2/g 将第n1至n2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换.
:g/P1/s//P2/g 将文件中所有P1均用P2替换.
:%s/p1/p2/g 功能同上
:%s/^M///g (^M Ctrl+VM)
6、行方式命令
:w 保存当前文件.
:n1,n2 w filename 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保存到文件filename中
:e FileName 打开文件进行编辑.
:X 保存当前文件并退出.
:q 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退出vi.
7、屏幕翻滚
Ctrl+u 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 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 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 向文件首翻一屏.
nz 将第n行滚至屏幕顶部.不指定n时将当前行滚至屏幕顶.

CentOS 5安装oracle 11g R2数据库

1、检查操作系统是否支持对应版本的oracle
Centos相当如对应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版本
具体请查阅oracle安装文档
2、检查内核,内存,交换区大小,硬盘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cat /proc/version(linux核心版本)lsb_release –id(linux版本)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检查内存)
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检查交换区)
df -h /tmp(检查tmp空间大小)
3、检查相应的rpm包的情况
rpm –qa | grep pagename(grep是搜索)
主要包有:
binutils-2.17.50.0.6
compat-libstdc++-33-3.2.3
compat-libstdc++-33-3.2.3 (32 bit)
elfutils-libelf-0.125
elfutils-libelf-devel-0.125
gcc-4.1.2
gcc-c++-4.1.2
glibc-2.5-24
glibc-2.5-24 (32 bit)
glibc-common-2.5
glibc-devel-2.5
glibc-devel-2.5 (32 bit)
glibc-headers-2.5
ksh-20060214
libaio-0.3.106
libaio-0.3.106 (32 bit)
libaio-devel-0.3.106
libaio-devel-0.3.106 (32 bit)
libgcc-4.1.2
libgcc-4.1.2 (32 bit)
libstdc++-4.1.2
libstdc++-4.1.2 (32 bit)
libstdc++-devel 4.1.2
make-3.81
numactl-devel-0.9.8.x86_64
sysstat-7.0.2
unixODBC-2.2.11
unixODBC-2.2.11 (32 bit)
unixODBC-devel-2.2.11
unixODBC-devel-2.2.11 (32 bit)
pdksh-5.2.14(官方文档没有给出,但是安装检测时提示需要)
4、安装缺少的rpm包
rpm –ivh pagename(根据提示,如果缺少依赖包,也需要加上去)
yum install pagename(联网时直接安装)
5、添加组和用户
/usr/sbin/groupadd oinstall(添加oinstall组)
/usr/sbin/groupadd -g 502 dba(添加dba组)
/usr/sbin/useradd -u 502 -g oinstall -G dba oracle(添加用户oracle,主组oinstall,辅助组dba)
passwd oracle(修改oracle用户密码)
6、创建文件夹并修改组和用户所属关系和相关权限
mkdir -p /u01/oracle(创建文件u01/oracle)
chown -R oracle:oinstall /u01(使得u01文件夹输入oracle用户和oinstall组)
chmod -R 775 /u01(修改u01文件夹访问权限)—可选(最好执行下)
7、添加/etc/hosts中dns解析信息
12.1.1.8 xifenfei
8、在/etc/security/limits.conf中添加用户限制信息
oracle soft nproc 2047
oracle hard nproc 16384
oracle soft nofile 1024
oracle hard nofile 65536
oracle hard stack 10240
9、 添加 /etc/pam.d/login
session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limits.so
session required pam_limits.so
10、修改或者添加/etc/sysctl.conf中信息
fs.aio-max-nr = 1048576
fs.file-max = 6815744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536870912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9000 65500
net.core.r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rmem_max = 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wmem_max = 1048586
net.ipv4.tcp_wmem = 262144 262144 262144
net.ipv4.tcp_rmem = 4194304 4194304 4194304
—/sbin/sysctl –p(重新加载这些参数,不用重启系统)
参数意义解释:
kernel.shmmax 是核心参数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用于定义单个共享内存段的最大值,shmmax 设置应该足够大,能在一个共享内存段下容纳下整个的SGA ,设置的过低可能会导致需要创建多个共享内存段,这样可能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当然Oralce 的建议是希望一个大的共享内存段能容纳整个SGA,这样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甚至轻微的性能下降的隐患。Oracle 安装文档建议32Bit Linux系统设置kernel.shmmax 为32Bit操作系统内存最大的限制值,也就是4G 。所以一般来说,1-4G 的物理内存,可以直接设置shmmax 为最大物理内存即可,那么SGA 肯定在一个共享内存段中,32Bit Linux 系统物理内存大于4G 的设置为4G 即可。总之,一般设置shmmax >=SGA(32Bit 系统是否支持到1.7G 以上SGA 需要注意) 。如果是64Bit的 Linux 操作系统,shmmax 设置为大于SGA_MAX_SIZE 即可。
kernel.shmall 参数取的这个值是ORACLE默认的值,kernel.shmall 参数是控制共享内存页数。Linux 共享内存页大小为4KB, 共享内存段的大小= 共享内存页大小*共享内存页数。一个共享内存段的最大大小是16G,需要共享内存页数16GB/4KB=16777216KB/4KB=4194304(页)。如果你的内存不超过8G,那么8GB/4KB=8388608KB/4KB=2097152 (页)。个人认为如果你的内存大小不超过8G,就默认使用2097152大小;如果内存大小为16G,则需要调大kernel.shmall参数至4194304,这时可以将shmmax 参数调整到16G了, 同时增大你的SGA_MAX_SIZE 和SGA_TARGET 为12G左右(您想设置的SGA 最大大小,当然也可以是2G~14G 等,还要协调PGA参数及OS 等其他内存使用,不能设置太满)kernel.shmmni 内核参数是共享内存段的最大数量(注意这个参数不是shmmin,是shmmni, shmmin 表示内存段最小大小)。shmmni 缺省值4096 ,一般肯定是够用了。
11、编辑vi /etc/profile
if [ $USER = “oracle” ]; then
if [ $SHELL = “/bin/ksh” ]; then
ulimit -p 16384
ulimit -n 65536
else
ulimit -u 16384 -n 65536
fi
fi
–注意空格,在用户切换时使用su – username,这样才会加载后面的环境变量的配置信息(不要使用su username切换)
12、配置环境变量
在oracle用户下的.bash_profile文件中添加下面信息
ORACLE_HOSTNAME=xifenfei(在/etc/hosts中配置的dns信息)
ORACLE_BASE=/u01
ORACLE_HOME=$ORACLE_BASE/oracle
ORACLE_SID=orcl
PATH=$ORACLE_HOME/bin:$PATH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UTF8(为了防止乱码数据库要是utf8编码,如果数据库选择了gbk的编码,这里则使用ZHS16GBK)
export ORACLE_BASE ORACLE_HOME ORACLE_SID PATH NLS_LANG ORACLE_HOSTNAME
13、在安装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如下错误提示
Could not execute auto check for display colors using command /usr/bin/xdpyinfo. Check if the DISPLAY variable is set.安装之前使用root用户执行:xhost local:oracle
14、使用向导安装,根据提示解决出现的问题
15、完成安装并执行提示脚本(全部默认就可以了)
Note:注意检查nobody用户的存在(id nobody)—-一般情况下系统都存在

my.cnf 配置选项

mysqld程序–目录和文件
basedir = path 使用给定目录作为根目录(安装目录)。
character-sets-dir = path 给出存放着字符集的目录。
datadir = path 从给定目录读取数据库文件。
pid-file = filename 为mysqld程序指定一个存放进程ID的文件(仅适用于UNIX/Linux系统); Init-V脚本需要使用这个文件里的进程ID结束mysqld进程。
socket = filename 为MySQL客户程序与服务器之间的本地通信指定一个套接字文件(仅适用于UNIX/Linux系统; 默认设置一般是/var/lib/mysql/mysql.sock文件)。
在Windows环境下,如果MySQL客户与服务器是通过命名管道进行通信的,–sock选项给出的将是该命名管道的名字(默认设置是MySQL)。
lower_case_table_name = 1/0 新目录和数据表的名字是否只允许使用小写字母; 这个选项在Windows环境下的默认设置是1(只允许使用小写字母)。
mysqld程序–语言设置
character-sets-server = name 新数据库或数据表的默认字符集。为了与MySQL的早期版本保持兼容,这个字符集也可以用–default-character-set选项给出; 但这个选项已经显得有点过时了。
collation-server = name 新数据库或数据表的默认排序方式。
lanuage = name 用指定的语言显示出错信息。
mysqld程序–通信、网络、信息安全
enable-named-pipes 允许Windows 2000/XP环境下的客户和服务器使用命名管道(named pipe)进行通信。这个命名管道的默认名字是MySQL,但可以用–socket选项来改变。
local-infile [=0] 允许/禁止使用LOAD DATA LOCAL语句来处理本地文件。
myisam-recover [=opt1, opt2, …] 在启动时自动修复所有受损的MyISAM数据表。这个选项的可取值有4种:DEFAULT、BACKUP、QUICK和FORCE; 它们与myisamchk程序的同名选项作用相同。
old-passwords 使用MySQL 3.23和4.0版本中的老算法来加密mysql数据库里的密码(默认使用MySQL 4.1版本开始引入的新加密算法)。
port = n 为MySQL程序指定一个TCP/IP通信端口(通常是3306端口)。
safe-user-create 只有在mysql.user数据库表上拥有INSERT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GRANT命令; 这是一种双保险机制(此用户还必须具备GRANT权限才能执行GRANT命令)。
shared-memory 允许使用内存(shared memory)进行通信(仅适用于Windows)。
shared-memory-base-name = name 给共享内存块起一个名字(默认的名字是MySQL)。
skip-grant-tables 不使用mysql数据库里的信息来进行访问控制(警告:这将允许用户任何用户去修改任何数据库)。
skip-host-cache 不使用高速缓存区来存放主机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
skip-name-resovle 不把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与访问控制(mysql.user数据表)有关的检查全部通过IP地址行进。
skip-networking 只允许通过一个套接字文件(Unix/Linux系统)或通过命名管道(Windows系统)进行本地连接,不允许ICP/IP连接; 这提高了安全性,但阻断了来自网络的外部连接和所有的Java客户程序(Java客户即使在本地连接里也使用TCP/IP)。
user = name mysqld程序在启动后将在给定UNIX/Linux账户下执行; mysqld必须从root账户启动才能在启动后切换到另一个账户下执行; mysqld_safe脚本将默认使用–user=mysql选项来启动mysqld程序。
mysqld程序–内存管理、优化、查询缓存区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n 为一次插入多条新记录的INSERT命令分配的缓存区长度(默认设置是8M)。
key_buffer_size = n 用来存放索引区块的RMA值(默认设置是8M)。
join_buffer_size = n 在参加JOIN操作的数据列没有索引时为JOIN操作分配的缓存区长度(默认设置是128K)。
max_heap_table_size = n HEAP数据表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16M); 超过这个长度的HEAP数据表将被存入一个临时文件而不是驻留在内存里。
max_connections = n MySQL服务器同时处理的数据库连接的最大数量(默认设置是100)。
query_cache_limit = n 允许临时存放在查询缓存区里的查询结果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1M)。
query_cache_size = n 查询缓存区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0,不开辟查询缓存区)。
query_cache_type = 0/1/2 查询缓存区的工作模式:0, 禁用查询缓存区; 1,启用查询缓存区(默认设置); 2,”按需分配”模式,只响应SELECT SQL_CACHE命令。
read_buffer_size = n 为从数据表顺序读取数据的读操作保留的缓存区的长度(默认设置是128KB); 这个选项的设置值在必要时可以用SQL命令SET SESSION read_buffer_size = n命令加以改变。
read_rnd_buffer_size = n 类似于read_buffer_size选项,但针对的是按某种特定顺序(比如使用了ORDER BY子句的查询)输出的查询结果(默认设置是256K)。
sore_buffer = n 为排序操作分配的缓存区的长度(默认设置是2M); 如果这个缓存区太小,则必须创建一个临时文件来进行排序。
table_cache = n 同时打开的数据表的数量(默认设置是64)。
tmp_table_size = n 临时HEAP数据表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32M); 超过这个长度的临时数据表将被转换为MyISAM数据表并存入一个临时文件。
mysqld程序–日志
log [= file] 把所有的连接以及所有的SQL命令记入日志(通用查询日志); 如果没有给出file参数,MySQL将在数据库目录里创建一个hostname.log文件作为这种日志文件(hostname是服务器的主机名)。
log-slow-queries [= file] 把执行用时超过long_query_time变量值的查询命令记入日志(慢查询日志); 如果没有给出file参数,MySQL将在数据库目录里创建一个hostname-slow.log文件作为这种日志文件(hostname是服务器主机 名)。
long_query_time = n 慢查询的执行用时上限(默认设置是10s)。
lon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s 把慢查询以及执行时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命令全都记入日志(其余同–log-slow-queries选项)。
log-bin [= filename] 把对数据进行修改的所有SQL命令(也就是INSERT、UPDATE和DELETE命令)以二进制格式记入日志(二进制变更日志,binary update log)。这种日志的文件名是filename.n或默认的hostname.n,其中n是一个6位数字的整数(日志文件按顺序编号)。
log-bin-index = filename 二进制日志功能的索引文件名。在默认情况下,这个索引文件与二进制日志文件的名字相同,但后缀名是.index而不是.nnnnnn。
max_binlog_size = n 二进制日志文件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1GB)。在前一个二进制日志文件里的信息量超过这个最大长度之前,MySQL服务器会自动提供一个新的二进制日志文件接续上。
binlog-do-db = dbname 只把给定数据库里的变化情况记入二进制日志文件,其他数据库里的变化情况不记载。如果需要记载多个数据库里的变化情况,就必须在配置文件使用多个本选项来设置,每个数据库一行。
binlog-ignore-db = dbname 不把给定数据库里的变化情况记入二进制日志文件。
sync_binlog = n 每经过n次日志写操作就把日志文件写入硬盘一次(对日志信息进行一次同步)。n=1是最安全的做法,但效率最低。默认设置是n=0,意思是由操作系统来负责二进制日志文件的同步工作。
log-update [= file] 记载出错情况的日志文件名(出错日志)。这种日志功能无法禁用。如果没有给出file参数,MySQL会使用hostname.err作为种日志文件的名字。
mysqld程序–镜像(主控镜像服务器)
server-id = n 给服务器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ID编号; n的取值范围是1~2的32次方启用二进制日志功能。
log-bin = name 启用二进制日志功能。这种日志的文件名是filename.n或默认的hostname.n,其中的n是一个6位数字的整数(日志文件顺序编号)。
binlog-do/ignore-db = dbname 只把给定数据库里的变化情况记入二进制日志文件/不把给定的数据库里的变化记入二进制日志文件。
mysqld程序–镜像(从属镜像服务器)
server-id = n 给服务器分配一个唯一的ID编号
log-slave-updates 启用从属服务器上的日志功能,使这台计算机可以用来构成一个镜像链(A->B->C)。
master-host = hostname 主控服务器的主机名或IP地址。如果从属服务器上存在mater.info文件(镜像关系定义文件),它将忽略此选项。
master-user = replicusername 从属服务器用来连接主控服务器的用户名。如果从属服务器上存在mater.info文件,它将忽略此选项。
master-password = passwd 从属服务器用来连接主控服务器的密码。如果从属服务器上存在mater.info文件,它将忽略此选项。
master-port = n 从属服务器用来连接主控服务器的TCP/IP端口(默认设置是3306端口)。
master-connect-retry = n 如果与主控服务器的连接没有成功,则等待n秒(s)后再进行管理方式(默认设置是60s)。如果从属服务器存在mater.info文件,
它将忽略此选项。
master-ssl-xxx = xxx 对主、从服务器之间的SSL通信进行配置。
read-only = 0/1 0: 允许从属服务器独立地执行SQL命令(默认设置); 1: 从属服务器只能执行来自主控服务器的SQL命令。
read-log-purge = 0/1 1: 把处理完的SQL命令立刻从中继日志文件里删除(默认设置); 0: 不把处理完的SQL命令立刻从中继日志文件里删除。
replicate-do-table = dbname.tablename 与–replicate-do-table选项的含义和用法相同,但数据库和数据库表名字里允许出现通配符”%”
(例如: test%.%–对名字以”test”开头的所有数据库里的所以数据库表进行镜像处理)。
replicate-do-db = name 只对这个数据库进行镜像处理。
replicate-ignore-table = dbname.tablename 不对这个数据表进行镜像处理。
replicate-wild-ignore-table = dbn.tablen 不对这些数据表进行镜像处理。
replicate-ignore-db = dbname 不对这个数据库进行镜像处理。
replicate-rewrite-db = db1name > db2name 把主控数据库上的db1name数据库镜像处理为从属服务器上的db2name数据库。
report-host = hostname 从属服务器的主机名; 这项信息只与SHOW SLAVE HOSTS命令有关–主控服务器可以用这条命令生成一份从属服务器的名单。
slave-compressed-protocol = 1 主、从服务器使用压缩格式进行通信–如果它们都支持这么做的话。
slave-skip-errors = n1, n2, …或all 即使发生出错代码为n1、n2等的错误,镜像处理工作也继续进行(即不管发生什么错误,镜像处理工作也继续进行)。
如果配置得当,从属服务器不应该在执行SQL命令时发生错误(在主控服务器上执行出错的SQL命令不会被发送到从属服务器上做镜像处理); 如果不使用
slave-skip-errors选项,从属服务器上的镜像工作就可能国为发生错误而中断,中断后需要有人工参与才能继续进行。
mysqld–InnoDB–基本设置、表空间文件
skip-innodb 不加载InnoDB数据表驱动程序–如果用不着InnoDB数据表,可以用这个选项节省一些内存。
innodb-file-per-table 为每一个新数据表创建一个表空间文件而不是把数据表都集中保存在中央表空间里(后者是默认设置)。该选项始见于MySQL 4.1。
innodb-open-file = n InnoDB数据表驱动程序最多可以同时打开的文件数(默认设置是300)。如果使用了innodb-file-per-table选项并且需要同时打开很多
数据表的话,这个数字很可能需要加大。
innodb_data_home_dir = p InnoDB主目录,所有与InnoDB数据表有关的目录或文件路径都相对于这个路径。在默认的情况下,这个主目录就是MySQL的数据目录。
innodb_data_file_path = ts 用来容纳InnoDB为数据表的表空间: 可能涉及一个以上的文件; 每一个表空间文件的最大长度都必须以字节(B)、兆字节(MB)或
千兆字节(GB)为单位给出; 表空间文件的名字必须以分号隔开; 最后一个表空间文件还可以带一个autoextend属性和一个最大长度(max:n)。
例如,ibdata1:1G; ibdata2:1G:autoextend:max:2G的意思是: 表空间文件ibdata1的最大长度是1GB,ibdata2的最大长度也是1G,但允许它扩充到2GB。
除文件名外,还可以用硬盘分区的设置名来定义表空间,此时必须给表空间的最大初始长度值加上newraw关键字做后缀,给表空间的最大扩充长度值加上
raw关键字做后缀(例如/dev/hdb1:20Gnewraw或/dev/hdb1:20Graw); MySQL 4.0及更高版本的默认设置是ibdata1:10M:autoextend。
innodb_autoextend_increment = n 带有autoextend属性的表空间文件每次加大多少兆字节(默认设置是8MB)。这个属性不涉及具体的数据表文件,那些文件的
增大速度相对是比较小的。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n 如果某个事务在等待n秒(s)后还没有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就使用ROLLBACK命令放弃这个事务。这项设置对于发现和处理未能被
InnoDB数据表驱动程序识别出来的死锁条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个选项的默认设置是50s。
innodb_fast_shutdown 0/1 是否以最快的速度关闭InnoDB,默认设置是1,意思是不把缓存在INSERT缓存区的数据写入数据表,那些数据将在MySQL服务器下次
启动时再写入(这么做没有什么风险,因为INSERT缓存区是表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数据不会丢失)。把这个选项设置为0反面危险,因为在计算机关闭时,
InnoDB驱动程序很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它的数据同步工作,操作系统也许会在它完成数据同步工作之前强行结束InnoDB,而这会导致数据不完整。
mysqld程序–InnoDB–日志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 p 用来存放InnoDB日志文件的目录路径(如ib_logfile0、ib_logfile1等)。在默认的情况下,InnoDB驱动程序将使用MySQL数据目
录作为自己保存日志文件的位置。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n 使用多少个日志文件(默认设置是2)。InnoDB数据表驱动程序将以轮转方式依次填写这些文件; 当所有的日志文件都写满以后,
之后的日志信息将写入第一个日志文件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5MB)。这个长度必须以MB(兆字节)或GB(千兆字节)为单位进行设置。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0/1/2 这个选项决定着什么时候把日志信息写入日志文件以及什么时候把这些文件物理地写(术语称为”同步”)到硬盘上。
设置值0的意思是每隔一秒写一次日志并进行同步,这可以减少硬盘写操作次数,但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设置值1(设置设置)的意思是在每执行完一条COMMIT
命令就写一次日志并进行同步,这可以防止数据丢失,但硬盘写操作可能会很频繁; 设置值2是一般折衷的办法,即每执行完一条COMMIT命令写一次日志,
每隔一秒进行一次同步。
innodb_flush_method = x InnoDB日志文件的同步办法(仅适用于UNIX/Linux系统)。这个选项的可取值有两种: fdatasync,用fsync()函数进行同步; O_DSYNC,
用O_SYNC()函数进行同步。
innodb_log_archive = 1 启用InnoDB驱动程序的archive(档案)日志功能,把日志信息写入ib_arch_log_n文件。启用这种日志功能在InnoDB与MySQL一起使用时没有
多大意义(启用MySQL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功能就足够用了)。
mysqld程序–InnoDB–缓存区的设置和优化
innodb_log_buffer_pool_size = n 为InnoDB数据表及其索引而保留的RAM内存量(默认设置是8MB)。这个参数对速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如果计算机上只运行有
MySQL/InnoDB数据库服务器,就应该把全部内存的80%用于这个用途。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n 事务日志文件写操作缓存区的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1MB)。
innodb_additional_men_pool_size = n 为用于内部管理的各种数据结构分配的缓存区最大长度(默认设置是1MB)。
innodb_file_io_threads = n I/O操作(硬盘写操作)的最大线程个数(默认设置是4)。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n InnoDB驱动程序能够同时使用的最大线程个数(默认设置是8)。
mysqld程序–其它选项
bind-address = ipaddr MySQL服务器的IP地址。如果MySQL服务器所在的计算机有多个IP地址,这个选项将非常重要。
default-storage-engine = type 新数据表的默认数据表类型(默认设置是MyISAM)。这项设置还可以通过–default-table-type选项来设置。
default-timezone = name 为MySQL服务器设置一个地理时区(如果它与本地计算机的地理时区不一样)。
ft_min_word_len = n 全文索引的最小单词长度工。这个选项的默认设置是4,意思是在创建全文索引时不考虑那些由3个或更少的字符构建单词。
Max-allowed-packet = n 客户与服务器之间交换的数据包的最大长度,这个数字至少应该大于客户程序将要处理的最大BLOB块的长度。这个选项的默认设置是1MB。
Sql-mode = model1, mode2, … MySQL将运行在哪一种SQL模式下。这个选项的作用是让MySQL与其他的数据库系统保持最大程度的兼容。这个选项的可取值包括
ansi、db2、oracle、no_zero_date、pipes_as_concat。
注意:如果在配置文件里给出的某个选项是mysqld无法识别的(如,因为犯了一个愚蠢的打字错误),MySQL服务器将不启动。